吉林大學金欽漢教授提出:實施國家科學儀器創新工程 (2004-11-23)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908
科學儀器是信息的源頭,對促進國民經濟、科學技術、國防建設具有巨大的作用。面對經濟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吉林大學化學院微分析儀器研究所所長金欽漢教授提出,要加快實施我國科學儀器的發展戰略。
金欽漢談到,目前我國科學儀器的研制、開發還處于低潮期,中檔儀器有70%靠進口,高檔儀器幾乎100%靠進口。金欽漢認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我國對科學儀器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在我國,科技界普遍不把研制儀器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認為國產儀器,特別是中、高檔儀器都不如國外的,所以買國外的就行了。而那些生產科學儀器的廠家又沒有實力從源頭上開展科學儀器的創新研究。目前,全國雖然有分析儀器廠家近150家,但多數都在重復生產著低檔儀器或為別人做代銷,缺乏自行研究開發新產品能力。并且,我國迄今沒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高水平科學儀器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高校的傳統分析化學學科并不講儀器如何研制、開發,工科的精密儀器制造專業又很少涉及儀器的具體應用,二者培養的人才都無法滿足科學儀器創新人才的要求。
針對上述問題,金欽漢提出,要想把我國科學儀器事業迅速推向前進,從戰略上考慮,應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要實施國家科學儀器創新工程。把發展科學儀器“視為國家戰略”,啟動“國家科學儀器創新工程”,制定全國性、全方位的科學儀器創新的發展規劃,設立跨部門的協調機構,逐步解決中、低檔儀器的穩定性、可靠性問題,同時,加快中、高檔儀器的研制和生產,逐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
其次要統一規劃,分段管理。在實施科學儀器發展戰略中,要分工明確,各有側重,避免低水平重復,并著重在科學儀器的創新研究,中、高檔儀器和已有創新成果的新儀器的研制、開發,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推廣應用和創造新的價值等方面下功夫。
第三要建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產業化基地。根據發展目標,有計劃地支持在全國建立若干個各有特色的科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強科研成果的工程化研究,提高成果的轉化率,縮短由科研成果到產業化所需要的時間。還應著力建設一批科學儀器的產業化基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產業化基地更適宜建在同一個地區,以利于產、學、研的緊密結合。
第四要支持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茖W儀器的生產有其獨特的要求,品種多、元器件多、精度要求高、技術性強、手工操作多、不宜建立大規模自動生產線,而是適宜發展中小企業,甚至家庭作坊式企業,做到精益求精。
最后要創建新學科,培育復合型人才。根據我國科學儀器長期發展戰略需求,在一些高等院校,創建新的適合培養科學儀器創新型人才的新學科,培養一批能夠適合科學儀器研發與生產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