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立全過程電力技術監督保障體系 (2005-04-07)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吳暉
瀏覽:1515
進入4、5月份后,電網將經受新一輪用電高峰的考驗,對此,山西電網的各級技術監督體系正嚴陣以待。據3月31日結束的2005年山西電力行業技術監督會議透露,2005年山西省供用電形勢十分嚴峻,“以煤定發, 以發定供”已成為定局。由于發電機組出力和電網主要設備的輸送能力都達到極限,缺乏必要的檢修時間和相應的安全裕度,給電網安全生產帶來巨大的困難和風險.肩負全省電力生產技術保障重任的技術監督工作,將緊緊圍繞“安全、滿發、多供” 的要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從監造、分析、檢測、試驗、預警等環節,從技術層面,全力保障電力生產,把防止發生電網穩定破壞事故、電網瓦解事故和大面積停電事故作為電力技術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
有山西省經貿委、山西省電力公司、山西國際電力公司、山西電科院領導,以及山西省發、供電企業的絕緣、電測、繼電保護、電能質量、熱工、金屬、化學、環保、振動、節能技術監督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表彰了2004年度技術監督工作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并對2005年的技術監督工作作出部署。
一年來,山西電力科學研究院以及發、供電單位各級監督人員,加強監督管理和專業技術工作,當好各發、供電單位的技術參謀,各單位均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監督指標。全年完成監督指標30項,完成重點監督項目380項。山西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燕福龍表示:2004年山西全省統配用電最大負荷首次突破1000萬千瓦,太原、運城、大同、長治、臨汾5個市的用電負荷超過100萬千瓦,網供平均負荷率達93.9%,沒有發生一起因監督工作失誤而造成的發供電設備事故,保證了夏季、冬季大負荷期間各發供電單位設備的安全運行,經歷了全網最大負荷的考驗,技術監督工作起到了安全生產的保障作用。他向在各級技術監督崗位上的廣大干部職工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山西省經貿委電力處處長趙乃方也表示:山西電科院及各發供電單位堅持從健全網絡,完善機制,提升技術裝備水平和實施技術創新等方面入手,突出重點,明確目標,不斷強化技術監督工作,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支撐平臺得到了加強;在電網安全生產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記者獲悉,2004年,山西電網供電可靠性指標RS-1完成99.963%,RS-3完成99.974%,主網電壓合格率完成99.63%,全省綜合電壓合格率完成98.86%。220千伏及以上系統繼電保護裝置正確動作率9 8.97%。
為了規范全省電力行業的技術監督工作,山西電科院制定了《山西省電力行業技術監督工作規定》,由省經委頒發執行,在省公司系統層面上也重新修訂了《山西省電力公司技術監督工作規定》、《山西省電力公司技術監督告警制度》、《山西省電力公司絕緣、電測、電能質量、繼電保護技術監督制度》。同時,電科院也加強了技術服務工作,2004年電科院各專業室為發供電單位完成各種現場技術服務224項,編寫技術分析報告244份,檢驗報告1560份,為各發供電單位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服務,起到了技術支撐作用。
記者了解到,2005年,山西省電力缺口高達300萬千瓦,復雜的電網結構及頻繁的并網操作,都給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困難。全省一些電力主要輸送斷面和供電設備長時間壓穩定極限運行,電網的無功和電壓控制、電網短路容量超限等問題更是日趨突出,電網運行承擔著巨大的安全風險。同時,由于煤源緊張,一定程度上導致煤質變差,2004年,由于煤質變差引發鍋爐故障導致機組非計劃停運達97臺次。
根據山西電網的實際情況,本次技術監督會議要求,2005年山西省的技術監督重點工作將有針對性地展開:首先,要與電網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與電科院的技術服務工作緊密結合,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加強電力生產技術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山西省電力行業技術監督工作規定》和各專業的監督制度。其次,及時發現設備隱患,積極組織整改,杜絕出現因監督不到位而造成設備故障、事故情況。積極開展運行分析、設備分析、技術監督分析和電網分析,重點在設備管理和運行管理上有所創新。定期對發輸變電設備和并網電廠一次、二次設備的運行、檢修和技術監督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準確掌握設備的健康狀況,并發現電網運行中的突出問題。第三,山西電科院發揮好人才、技術、設備的優勢,切實履行好政府授予的職能,增強服務意識,協助各發電廠做好各項監督檢測、試驗、檢修工作,盡早發現并處理各類設備缺陷,尤其要注重消除設備運行中的頻發性缺陷。第四,做好獨立發電廠的技術監督工作,通過電科院在技術監督體系中的作用,搭建發電企業與電網企業技術監督的橋梁,使電網對發電企業的技術監督要求不折不扣的貫徹下去。發電企業要特別重視升壓站電氣一、二次設備的技術監督,防止由于升壓站
問題造成的電網事故的發生。第五,保證山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是省電力公司及所有并網發電廠的共同責任,所有并網的發電廠均應服從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要求,并對電網的電能質量負有相應的責任。國家電監會為了規范電力市場秩序,保證電力供應,制定了《關于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的意見》。要切實做好新機投產前和大修機組的八項試驗工作,并網電廠發電機組必須參與一次調頻,機組調節系統的頻率偏差死區、轉速不等率和一次調頻投入的機組負荷范圍、負荷調節限制、響應速度等應滿足電網的規定要求。第六,嚴格執行技術監督預預警制度,對設備存在的嚴重缺陷進行重點跟蹤監督。第七,樹立全過程監督思想,及時發現設計、監造、施工、調試、運行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真正做到關口前移。第八,技術監督要超前考慮技術儲備。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技術監督水平。國家電網公司要求加快特高壓骨干網架的發展,電科院必須盡早介入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究與應用。第九,加強技術人員及現場人員的培訓工作,促進技術監督隊伍的整體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