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dpnfz"></address>

    <em id="dpnfz"><address id="dpnfz"><listing id="dpnfz"></listing></address></em>
    <sub id="dpnfz"></sub>
    <address id="dpnfz"></address>
      <noframes id="dpnfz"><form id="dpnfz"><th id="dpnfz"></th></form>

        <dfn id="dpnfz"></dfn>

        中國計量網 http://www.www.duanw.cn/
        中國計量網——計量行業門戶網站
        計量資訊速遞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行業動態

        2004中國分析測試及儀器行業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2005-04-13)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儀器信息網 瀏覽:1589
        編者的話:儀器信息網2003年首次推出中國分析測試及儀器行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后,受到了來自各方的關注和鼓勵。2004年中國分析測試及儀器行業更是大事頻頻、喜事多多,整個行業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為了更加全面地宣傳報道2004年中國分析測試及儀器行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能夠讓廣大的專業網友一道參與,2004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首次采用了網上投票的方式進行,截止到2005年2月28日,共收到有效投票1663張。經本次活動評選委員會認真計算各候選新聞的得票數,最終評選出2004年度本行業十大焦點新聞。 十大新聞之一:“十五”后兩年(2004-2005年)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正式啟動 《科學儀器研制與開發》是“十五”后兩年(2004-2005年)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滾動項目。按照“九五起好步、十五打基礎、十一五大發展”的科學儀器發展總體部署,結合食品安全、農業、公共安全、醫藥衛生、反恐、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立、環境、生命科學對分析測試儀器的重點需求,本項目設置了五個課題,重點攻克分析儀器的共性、關鍵技術及工程化技術,以實現提升我國科學儀器產品的競爭力、增強科研自我裝備能力、為我國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的戰略目標。2004年7月21?7月24日,北京市科委(項目組織單位)在香山組織了課題的開標和評標工作。最終,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武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國家標物中心、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北京普析通用公司、江蘇江分電化學儀器有限公司、北京納克分析儀器有限公司、長春光機醫療儀器有限公司等九家單位一舉中標。 十大新聞之二:分析測試兩項成果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4年2月20日上午,200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分析測試領域捷報頻傳,由湖南大學俞汝勤院士領銜的“復雜體系成分分析及波譜結構解析的化學計量學研究”和以中科院生態環境中心江桂斌博士為首的“有毒化學污染物形態研究中的聯用技術、方法學及相關機理”兩項成果同時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俞院士領導的項目綜合利用現代分析分離技術,結合應用數學、生命科學等領域最新成果,利用化學系統信息結構的特征,在化學計量學基礎研究中取得了較深入的創新性成果;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對江桂斌博士等人的研究成果的評價則是,“該項目在有毒化學污染物形態測定中的各種新的聯用技術、方法學及其相關機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若干方面的研究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引發了大量的引用和后續研究”。 十大新聞之三:我國打破虛擬儀器國際壟斷 2004年11月,由吉林大學完成的“圖形化虛擬儀器開發平臺”項目在長春正式通過鑒定,專家認為,該項研究成果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部分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虛擬儀器開發平臺主要由美國國家儀器公司等掌握,我國進入211工程的100所高等院校有70多所選用了美國國家儀器公司的產品,國內引進一套LabVIEW開發軟件需要5000美元,引進一套虛擬儀器硬件設備需要10多萬人民幣。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國內虛擬儀器的應用研究,阻礙了我國在測試測量及自動化領域的發展。吉林大學圖形化虛擬儀器開發平臺的研制成功,一舉打破了國外圖形化虛擬儀器開發平臺的壟斷地位。 十大新聞之四:人大代表提出:加強發展我國儀器儀表高技術 在2004年3月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褚君浩等8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加強發展我國儀器儀表高技術,提升科技水平和產業經濟質量。針對我國科學儀器目前的發展現狀,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應把發展儀器儀表作為國家大事,制定全方位的規劃,發揮國家、地方、行業、研究所、高校和企業的積極性。在科技部設立科技設備設施和儀器儀表建設辦公室,設立重要基礎研究設備和設施建設專項計劃,設立科學儀器儀表創新研制專項計劃,增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項的投入比例。在機制上,國家科研機構要與地方結合,研究所高校要與企業結合,部門之間、地方之間、軍民之間都要結合互動,建立有效的發展和管理模式,包括組織方式、發展定位、目標和重點、投入強度和方式、評審標準、項目驗收等。 十大新聞之五:禽流感快速檢測系統問世 2004年2月,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教授于常海等成功開發完成 “禽流感快速檢測系統”,利用這一研究成果生產出的禽流感診斷盒極大地提高了禽流感的檢測速度和準確率。該診斷盒的檢測目標源為禽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由于利用了“依賴核酸序列擴增技術”NASBA,因此使檢測過程不再像PCR那樣昂貴和紛繁復雜,實現了在恒溫下將禽流感病毒的RNA擴增109至1012倍,從而大大降低了禽流感病毒的檢測成本。禽流感快速檢測系統可用于包括糞便在內的各種禽類樣品,克服了傳統的抗體檢測法的靈敏度低,需時長,對樣品潔凈度要求高以及不能分辨是否處于發病期的缺點。同時核酸提取,核酸擴增及檢測時間也縮短到半天左右,為主管部門確定疫情和采取防范措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十大新聞之六:中央預算單位新購大型科學儀器將實行聯合評議制 2004年4月20日起到5月30日,財政部會同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等相關部門,對中科院科學支出和教育部“中央高校修購專項資金”中涉及單臺或成套價值在500萬元以上的新購大型科學儀器設備進行聯合評議。這是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中央級新購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實行聯合評議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首度試行。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實行聯合評議有利于從源頭上控制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重復購置,實現合理布局,推動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建立,促進存量資源和新增資源的系統集成與高效利用,提高國家財政科教經費的使用效益。今后教育部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所屬高等院校、中國科學院所屬科研單位、國務院各部委所屬農業和社會公益研究單位,申請中央級科學支出、教育支出支持的、購置價格超過200萬元的單件或成套大型科學儀器設備,都將列入聯合評議的范圍。 十大新聞之七:歐盟WEEE/ROHS指令將使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歐盟受阻 2004年8月,據北京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透露,歐盟將要實施的《廢棄電氣電子設備指令》(WEEE)和《關于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對我國輸歐機電產品造成極大的影響,而這兩個指令涉及的產品將包括十大類產品:大型家用電器類,小型家用電器類,IT和通信設備,消費產品類,照明設備類,電氣電子工具類,玩具休閑及體育設備類,醫療設備類,監控儀器類,自動售貨機類。從國內有關企業了解的情況看,隨著2006年兩個指令的生效和全面實施,目前大部分企業出口所涉產品不能滿足ROHS指令的要求,其產品零部件含有的幾種有害物質大都超標。另外就是ROHS指令將牽涉到大量電氣、電子產品的元器件配套商以及原材料供應商,即上游行業的利益,而上游行業的企業數量往往比整機生產商的數量更多。因此,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歐盟的形勢不容樂觀。 十大新聞之八:國產興奮劑檢測生物芯片問世 2004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與 北京博奧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興奮劑檢測生物芯片研究”項目,通過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專家驗收組的結題驗收。該項目從樣品制備、芯片設計到檢測儀器、數據分析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創新技術成果,填補了國際興奮劑檢測領域的空白。通過對1300多例運動員的實際尿樣進行檢測的數據表明,該蛋白芯片的檢測結果與經典的“氣質聯用法”的結果相同,但與氣質聯用方法相比,蛋白芯片具有通量高,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簡單的優勢,完全可以滿足大型運動會對運動員進行大規模篩查的需要。 十大新聞之九:臺灣研制成功“生物環境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2004年12月20日,臺灣大學召開“生物環境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成果發表會。臺大物理系液晶研究團隊負責人、年僅34歲的臺大物理系副教授趙治宇介紹,“水分子如何進出細胞”一直是生物及醫學界關心的問題,且眾說紛紜。臺大最近透過該校研發成功的“生物環境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到水分子經滲透而進入細胞膜的情形。趙治宇表示,透過電子顯微鏡,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還發現了有別于傳統固、液、氣三態與液晶的物質狀態,可稱為酯膜結構;這種酯膜結構與液晶一樣具有部分柔性排列結構,不過分子間位置相關聯程度比液晶小,與液體相同,所以其它物質可以通過。 十大新聞之十:我國首例高分子流變綜合測試儀器研制成功 2004年11月10日,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儀器基金結題驗收會傳來喜訊:以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瞿金平教授為帶頭人的科研項目??“聚合物動態流變綜合測試儀的研制開發”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據悉,聚合物動態流變綜合測試儀的研制成功,對提高我國高分子成型技術水平,促進聚合物動態成型技術的推廣應用,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該課題組研制出的儀器設備是我國首例高分子加工綜合測試儀器,在研究高分子材料加工特性中將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分享到:
        通知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公告 點擊查看 點擊查看
        會員注冊
        已有賬號,
        會員登陸
        完善信息
        找回密碼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