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電子式交流標準電能表》起草工作組鄭州會議召開 (2005-04-25)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527
國家標準《電子式交流標準電能表》起草工作組會議于2005年4月1-3日在鄭州召開。參會代表20人。
依據標準討論稿,由標準執筆人全國電工儀器儀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二分委副主任委員徐民組織討論,簡要會議記錄如下:
1、本標準中應能包含現場校驗儀表的必要要求,如電磁兼容中的射頻干擾、無線電影響、靜電放電等;
2、標準中術語應參照IEC62052-11相關術語,并酌情借鑒IR46的相關定義,同時建議加入標準電能表(必須??)、最小量程優選值、最大量程優選值、基本電流、轉折電流Itr(如采用)、寬量程儀表等術語;
3、產品分類應根據產品的單一特性進行分別分類,如:接入方式、準確度等級、電能方向等;
4、寬量程儀表的最大量程和最小量程之比和單量程對應之比的確切定位;
5、溫度范圍中貯存和運輸極限范圍應給出最長承受時間(如不超過5小時);
6、標準表輸出接口的高頻輸出脈沖應在表3基礎上適當提高;
7、大電流的接線端子的溫升和儀表外表面溫升應均不超過20K;
8、由于具體實踐工作中對原始數據的需要,部分代表建議提高表4中顯示被檢表誤差時的分辨率;
9、 結合具體工作需要(現場校驗設備),標準應對0.05級及以下準確度等級的標準電能表規定射頻電磁場、快速瞬變脈沖群、無線電干擾等要求;
10、 對寬量程儀表的特性測試點將在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后確定;
11、 對于基本誤差限,部分代表建議依照安裝儀表檢測需要規定0.8C(替代0.5C)的限值;
12、 穩定性要求應和JJG596進一步協調,對0.01級儀表的具體指標由計量院進行驗證;
13、 影響量變化,由于我國對0.01級儀表缺乏技術支撐,所以在具體指標上難以認定,對于交流磁感應強度具體要求需要進一步查實;
14、對于溫度系數,部分代表認為指標應予以提高,以提高儀表整體可考核性。
會議建議在www.tc104.org網站上建立BBS,以方便開展技術問題的討論。標準草案將于5月上旬修改完成,并廣泛征求意見。
本次會議得到了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河南思達電測儀器公司、鄭州三暉電氣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