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鋼加強水資源管理創建節水型企業 (2005-09-20)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516
近年來,邯鋼落實科學發展觀,狠抓水資源管理,節水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噸鋼耗新水由1999年的14.4m3,降低到2004年的6.95m3,降幅達到51.74%。今年1-8月份,在新增130萬噸冷軋生產線的情況下,噸鋼耗新水又降到6.13m3。
一、依靠科技進步,治理與管理并重,全面落實節水措施
一是轉變觀念,提高節水意識。加強水法規學習,加大節水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職工節水意識,樹立“大能源”觀念,實現從“要我節水”到“我要節水”的觀念轉變。利用指標分解,成本否決機制,在經濟杠桿和輿論監督的約束下,自覺節水。將節水工作由單一部門、單一工序貫穿到企業的各個環節。
二是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資源管理基礎工作。近幾年,先后制定并完善了《邯鋼工業用水管理方法》、《邯鋼生活用水管理辦法》、《邯鋼工業用水定額》、《邯鋼排水管理辦法》、《邯鋼水污染管理辦法》和《邯鋼供排水設施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水資源管理體制及組織機構,明確各有關單位在水資源管理中的責任,對水資源的利用實行全過程的有效監督管理。成立節水檢查組,每月對各二級單位的用水情況進行檢查和考評,檢查結果與獎金掛鉤,有效地遏制了水的
“跑、冒、滴、漏”等浪費現象。
三是在新建工程中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凈化處理、合理利用、減少排污、節約用水”,作為新建工程水處理系統設計的指導思想,使新建項目建設做到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如在CSP水處理系統建設時,積極采用了水的重復利用技術,發展閉路循環系統,實現串級用水,加強污水處理,把污水消化在工藝過程中,循環利用率高達97%;在2000m3高爐煤氣洗滌水系統采用了混凝輻流沉淀池,并投加了水質穩定劑,使沉淀后的水懸浮物含量降到了80mg/l以下;在冷軋生產線水處理系統采用了先進的超濾+反滲透+混床工藝,達到了用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制取預脫鹽水、脫鹽水和精脫鹽水的目的,可減少河水消耗近900m3/h。
四是進行節水技術改造,加快實施“短平快”節水項目。2004年以來,利用國債資金1.33億元和自籌資金0.6554億元,共計1.9854億元,大力實施軟水站高鹽水處理、提高污水回用量、完善水計量、冷卻水實現循環利用、實現一水多用,串級供水、建設新的污水處理廠、軟水系統改造等節水改造項目,使噸鋼耗新水由2003年7.82m3/噸鋼降到了2005年1?8月的6.13m3/噸鋼。
二、按照循環經濟理念,積極謀劃下步節水案
近期,邯鋼成立資源循環利用領導小組,按照7月20日國家正式頒布實施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的要求,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借鑒先進企業經驗,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采用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環率的循環經濟模式,減少排水,提高新水利用系數,實現噸鋼耗新水4.75m3,實現污水資源化,使水資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一是加強水資源統籌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按照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原則,牢固樹立“量水而行,以水定需”的思想,制定合理的用水定額,切實搞好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改變“多龍治水”管理模式,統一水權管理,以系統的觀點,在整個公司范圍內優化配置水資源;完善用水計量工作,實現水的定量控制,利用水的價格杠桿,杜絕水資源的浪費。
二是進行污水深度處理與利用,實現廢水資源化。一是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為水源,采用超濾和反滲透工藝(UF+RO),制備脫鹽水;重視污泥的處理、處置與利用,實現固廢與水的再利用。
三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強污染源治理。加強污水綜合治理,加快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分散處理,就地利用,實現水的“零”排放。
四是發展和采用無廢工藝,無廢技術。焦化熄焦采用干法熄焦;高爐煤氣濕法除塵凈化改用干法除塵。
五是發展循環用水,采用一水多用和串級使用等技術,提高水重復利用率,杜絕直流排放。
六是發展分流排水,分質供水,完善給排水系統。實現清污分流,建立雨水、生產、生活污水分流的排水體制;完善冶金各工序循環水系統,優化運行方式,開辟中水新用戶,實現分質供水;將辦公樓生活雜用水由井水改為中水;對脫鹽水站高鹽廢水進一步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