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源自創新 科技提升效益??邢鋼焦化廠科技創新活動紀實 (2005-12-27)
發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419
把科技創新工作放到各項工作的最“前沿”,以科技創新為切入點,建立激勵機制,激活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提升各項工作的管理效益、經濟效益,是邢鋼焦化廠多年來始終追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最好詮釋。
對于科技創新工作,焦化廠領導班子始終高度重視,并將 QC小組活動、技術攻關活動融入其中,使焦化廠科技創新氛圍濃郁,活動開展有聲有色。特別是今年以來,廠部重新修訂了科技創新工作管理辦法及評審辦法,廠長陳學清親自擔任評審小組組長,嚴格評審程序,公平、科學的評價每個項目,并要求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要積極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中去,每人必須牽頭組織開展1??2項科技創新活動,科技創新的實施結果與本人業績掛鉤,作為技術人員業績考評的一項硬指標進行評審。如此一來,管理人員,特別是技術人員不僅感受到壓力,更多的是感受到一種責任,紛紛沉下心來,一頭扎到生產中去發現和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一年來,班組長以上管理人員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率達100%,僅副作業長郭景民一人一年來就牽頭組織科技創新18項,成了名副其實的科技創新帶頭人。在他們的帶動下,一線員工、各級骨干紛紛立足崗位,積極參與,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己任,即增強了責任心,又促進了員工立足崗位學知識學技術的積極性,涌現出了一大批生產一線的科技創新骨干力量。
其次,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堅持圍繞生產經營開展科技創新的活動宗旨,堅持不懈的開展活動。廠部每季度組織一次的評審,每評比結果出來后都要在科段長會上進行評議,對做的較好的工區進行表揚,對做得不好或不重視科技工作的工區提出批評,并對獲獎項目和人員進行重獎,一年來共有32項獲獎,獲獎人員達60余人,廠部頒發科技創新獎金15000余元,大大激勵了各級員工的科技創新積極性,同時也切實解決了生產當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提高了生產效率。如由廠長陳學清親自牽頭組織的經濟邢配煤比攻關試驗活動,在保證焦炭質量的前提下,配合煤成本每噸下降47.22元,年降成本達6000萬元。又如,技術骨干衛建黨牽頭針對1#焦爐集氣管的壓力不穩,跑煙冒火較多問題開展的集氣管壓力調節的技術改造,通過將1#集氣管煤氣調節機由氣動改為電動,在DCS上編制調試軟件并修改PI參數,增加了執行機構的靈敏度,將兩座焦爐手動翻板集中控制,杜絕焦爐耦合作用。不但改善了操作環境,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基本實現了自動調節,而且調節設備的檢修周期由10天延長到8個月,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三,不斷創新和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使科技創新項目的管理滲透到生產的各個環節。廠部要求主管人員必須按規定時間和程序進行項目的評審,并對每一個立項項目的實施效果進行跟蹤,及時根據項目實施及評審過程中存在問題,不斷修訂和完善科技管理制度,使科技創新、科技攻關滲透到焦化廠的各項工作中,并正在發揮它的效能和作用。如在安全方面開展的“焦臺增加放焦警示燈及熄焦塔安裝警示電鈴”、“蒸氨塔加氮氣保護裝置”,在設備方面開展的“2#號粉碎機溜槽改造”、“推焦車余煤簸箕的改造”,在電器方面進行的“儲煤倉震動給了機控制改造”、“電機車配電系統改造”,在儀表方面進行的“粗苯富油流量表按伴熱管”改造,及在管理方面開展的“設計煤場管理系統”、“改進爐門清掃和治理冒煙的管理辦法”等等,科技創新成果遍地開花,今年以來,各級員工共申報科技創新項目217項,實施完成173項,年創效達632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