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屆中國(丹東)國際儀器儀表博覽會在遼寧丹東舉辦,吸引了北京京儀集團、天津中環、上海自動化儀表、重慶四聯、湖南威盛和美國霍尼韋爾、德國ABB等185家國內外知名儀器儀表企業參展,首日就達成了92個簽約項目,包括52個訂貨項目,涉及電子儀器、醫療科技、消防設備、機床測控等多個種類,訂貨金額達9.2億元人民幣。這次儀器儀表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丹東加快儀器儀表基地建設的舉措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
中國儀器儀表產銷額自2007年起連續四年增長率在20%以上,一些民用儀器儀表產品已具有規模優勢和國際市場競爭力。據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刁石京介紹,截至2010年底,中國儀器儀表產銷額已突破5000億元。
未來10年,中國儀器儀表集散地花落誰家?傳統京、津、滬、渝“四大家族”之外,儀器儀表新勢力崛起誰為龍頭?“從2011中國(丹東)國際儀器儀表博覽會,我們看到了丹東搶占行業制高點的勃勃雄心。” 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區銷售經理李江表示,“中國儀器儀表行業距離世界先進水平還有5~10年差距,誰能在新一輪產業升級中搶得先機,誰就能執未來10年中國制造之牛耳。”
緊鑼密鼓搞發展
發展儀器儀表產業,丹東擁有一定的基礎優勢。上世紀60年代,國務院提出要把丹東建成“東方瑞士”,由此,丹東生產的手表、精密儀表、熱工儀表、射線儀器、光學儀器均得到長足發展,為丹東儀器儀表產業蓄積了企業、產品、人才、科研等基礎優勢,丹東有儀器儀表生產企業達160戶,從業人員1萬多人。
2009年4月,遼寧省確定了建設遼寧 (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目標,將丹東打造成為千億元規模的現代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由此拉開了丹東打造儀器儀表基地建設的大幕。
2009年4月,丹東用20天的時間即推出了初步的發展規劃和產業優惠政策;一個月內招商工作全面展開,兩個月后起步區一期14棟共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上梁,4個月后起步區二期26棟共3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開工建設,首批入駐企業50戶。
2010年10月7日,“中國丹東投資洽談會”邀請2000名中外企業家結緣鴨綠江畔。本次投資洽談會,丹東重點推出儀器儀表等1000個項目,其中力邀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各10家。
就在“中國丹東投資洽談會”舉辦的同時,中國儀器儀表業開山鼻祖張衡銅像在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揭幕。位于研發中心廣場的張衡銅像高3.6米。作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為其塑像,目的是弘揚國粹,以振興丹東的儀器儀表產業。而100戶企業集體入駐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二期廠房,表明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已經由起步階段向壯大階段邁進。
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總規劃面積7.65平方公里,擬通過5~10年的努力,打造成產值超千億元的全國最大的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截至2010年10月,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共簽約企業300余戶,總投資70億元,首批入駐企業50戶已投產。丹東海納科技有限公司、丹東國信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二期百戶企業的入駐,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研發檢測大樓建成,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儀器儀表學院校區落成,使黃海之濱再次掀起打造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浪潮。
從開工建設至2010年底,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僅一年半時間,就趕超了此前半個世紀儀器儀表產業產值的總和。目前基地內客商紛至沓來、企業爭相入駐,累計簽約企業310余戶,總投資70億元,入駐企業500戶,2010年實現產值100億元。目前,儀器儀表企業借助基地的整合步入了發展的 “快車道”。
丹東成光汽配有限公司自2009年底入駐基地,2010年3月投產,目前3條生產線已全線開工,平均日產量1250套,已達到正規生產水平。2010年10月底基地有130戶企業投產,實現產值30億元。截至2010年底,產業基地完成標準廠房建設10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500戶,實現產值100億元。
進入2011年,“新區做精,工業項目做大,專業園區做出特點”是丹東市“項目建設年”下達的目標任務,臨港產業園區確定今年的發展思路:重點打造精品新城,落實推進百個以上億元重大項目,培育儀器儀表、軟件業等特色產業集群,為丹東“起飛”提供強勁動力。丹東市政府又提出了“落實重大項目,提升項目整體質量”的要求,一是著力引進世界500強和行業百強企業,全年落實推進400個以上項目,其中億元項目100個以上。二是壯大專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加快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等在建專業園區建設步伐,年內爭取儀器儀表產業基地二期標準廠房入駐企業全部投產,三期建設標準廠房30萬平方米,累計入駐企業200戶以上。
截至2011 年9月底,起步區一期、二期共5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4萬平方米研發檢測中心,10萬平方米的儀器儀表學院,2萬平方米的綜合服務中心已全部建設完工。
注重中國“創造”
基礎設施建設快馬加鞭,招商引資工作更是緊鑼密鼓。丹東市專門成立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管委會,統一推進全市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和儀器儀表主題招商工作。
產業基地的建立,為科研成果迅速規?;?、產業化,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供了良好的孵化器。遼寧東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駐基地后,產品研發不斷出新,具有國內同行業領先技術的直讀式燃氣表完成了計量產品生產許可證認證,同時與韓國聯合研發的新型熱計量表也相繼完成。企業以前兩三年才能完成一項產品研發,現在半年就能推出一項新產品。在已開工生產的一期50戶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所占比重已經達到40%。
由中科院沈陽分院牽頭組建的“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丹東儀器儀表智能化技術研發與服務中心”落戶儀器儀表產業基地。該中心致力于提高儀器儀表產業基地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推進科研成果產業化,使丹東儀器儀表產業能夠立足東北、輻射全國。建成后,將依托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圍繞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現場總線標準測試、電路板快速原型加工及人才培訓與技術咨詢等四大內容展開工作。中國科學院還將為該中心配置若干創新崗位,每年每崗提供7萬元經費資助。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儀器儀表學院為省屬本科院校,全校師生6000人,每年可以為產業基地輸送畢業生2000名。學院與研發中心、入駐企業緊密結合,使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學、研一體化。
丹東儀器儀表產業基地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浪潮中,扮演何種角色?
在(丹東)國際儀器儀表博覽會上,作為東道主的丹東34家參展企業,幾乎是一水的“丹東創造”型企業?!皟x器儀表是光學、機械、電子、計算機、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領域各種高新技術的集成和結晶,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戰略性產業?!睅缀趺恳粋€丹東企業展臺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