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三次加密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7月以來,有“金牌采油隊”之稱的49采油隊又有百口油井陸續投產。要產能更要節能,要穩產更要增效。大家大業的大油田,在保證年產4000萬噸原油的硬指標下,如今把賬算得更細了。
身穿一套布滿油漬的橙色工服,劉廣軍蹲在采油隊駐地一間工作室內,細心地將今天回收的舊螺絲、零件擦拭、歸類,一個個碼在自制的長方形鐵皮盤里?!斑@些‘老兵’將來也都能打硬仗?!彼f。
半個世紀過去,“縫補廠精神、一厘錢精神、回收隊精神、修舊利廢精神”這些當年“老會戰”們留下的傳家寶始終不丟,又在新一代大慶人身上繼承發揚。
49采油隊1964年組建,現有員工82人,管轄103平方公里范圍內的210口油水井,至今已累計生產原油超過1600萬噸。
對于這些奮戰在油田一線的工人來說,“滴滴皆辛苦”的采油艱辛在他們黝黑的皮膚上寫得清清楚楚。于是,無論從生產到管理,“精細”二字被他們發揮得淋漓盡致。為了節省材料費支出,49隊組建起修舊車間,“不丟棄一個螺栓,不廢棄一個閥門,不放棄一個零件”。
維修班長劉廣軍就是這個修舊車間的負責人,在他眼里,那些淘汰下來的“破爛”將來都是能派上大用場的“寶貝”。報廢的長螺絲可以改成短螺絲,一個成本六七百元的舊閥門,花三四十元就能修好。
“從一方水、一度電、一方氣、一滴油、一塊擦布做起,我們把節能降耗、控本增效指標落實到每臺設備、每個生產崗位?!?9采油隊黨支部書記王曉燕從辦公桌下隨手拿出一張打印過的A4紙,在背面勾勒起49隊多年總結的精細管理經驗。
為了降低能耗,49隊建立設備管理卡,對生產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合理控制運轉參數,這樣每年可以節約電量4.7萬千瓦時。
“細節處的每一點節約,就相當于從地下多采出一滴油,為國家多作一份貢獻?!蓖鯐匝嗾f著又從抽屜里拿出一個口香糖瓶,里面裝滿了她攢下的舊螺絲、螺帽、小零件。
這樣的細節在49隊員工身上幾乎隨處可見。一座水驅油井上,采油女工管艷艷一手拿著擦布,一手拿著礦泉水瓶,一點點擦拭井架。她說:“油田是用水大戶,所以更要省著用?!?/P>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5-16
2025-05-13
2024-09-23
2024-09-06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