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奉賢區先行先試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在上海市、四川省、湖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布局開展國家二級標準物質行政審批改革試點,將國家二級標準物質行政審批權由市場監管總局下放至上述省級市場監管部門。
下放行政審批權,可大幅縮短審批時限,及時響應市場和產業發展對標準物質的需求,助力企業加快產品迭代和上市速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民營企業市場活力,營造“敢干、敢闖、敢投”的濃厚氛圍,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同時,將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加入標準物質產業鏈,大力提升先進科技成果向現實計量實力的轉化效率,不斷提高我國標準物質自主可控水平,滿足各領域精準測量活動對高端標準物質的需求,筑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計量根基。
民營經濟不僅是中國經濟大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標準物質生產這一細分賽道的主力。2024年,全國共新建國家標準物質1135項,其中847項由民營企業研發,占比74.6%;2025年1—6月,全國共新建國家標準物質524項,其中379項由民營企業研發,占比72.3%。
市場監管總局將指導有關省份加強標準物質審評審簽技術能力建設,完善工作細則和實施規范,強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確保國家二級標準物質行政審批改革事項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欄目導航
內容推薦
更多>2025-05-19
2024-04-19
2020-09-28
2019-10-25
2019-06-21
2019-04-12
2019-02-21